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金会动态

网络大V“生态梦人”:从“酱油湖”到“清水湖”,见证微山湖蝶变

2025-11-06 11:02:46

11月4日,“万里同心,共护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媒体记者网络大V山东行”活动在菏泽市东明县拉开帷幕。次日,采访团一行走进济宁市微山县,实地探访微山湖湿地公园,并参观了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微山湖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作为山东省首个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生态体验场所,该馆依托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于2024年入选生态环境部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科普化典型案例和优秀科普作品名单,2025年再获殊荣,跻身全国首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

在参观过程中,网络大V“生态梦人”频频举起手机,记录湿地美景与馆内陈设。他在微博中写道:“济宁微山湖湿地。美!#蔚蓝地图#实景。2025年11月5日14点,济宁市,晴,18℃,湿度41%,风力2级,风向东南风,空气质量良。”

“生态梦人”本名王必斗,是山东省环保厅退休干部,现任山东环保基金会秘书长。从事环保宣传工作二十余年的他,始终将微博作为传播环保理念的重要平台。

如今被王必斗盛赞“美”的微山湖,在20世纪90年代却是另一番景象。作为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的统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山湖曾饱受污染之苦。

“1996年我第一次来南四湖时,这里的水域简直惨不忍睹。”王必斗回忆道,当时除了水产养殖,周边餐馆污水直排,化工厂、造纸厂等污染企业林立,水体发黑发臭,令人痛心。

作为环保宣传工作者,王必斗亲历了那场治理攻坚战。他经常带领媒体记者深入一线,“围追堵截、暗访曝光”,通过“蹲点”方式揪出污水直排元凶。

转机始于系统治理。2002年至2013年间,山东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深入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出台系列法规条例,创新推广“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自2013年11月南水北调东线正式通水以来,湖区水质持续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实现了从“酱油湖”到“清水湖”的历史性转变。

治理步伐从未停歇。在完成由“治”到“稳”的保水质阶段后,南四湖自2021年进入由“稳”到“美”的增颜值新阶段。2023年,南四湖流域36个国控断面、南水北调东线13个国控断面及39条入湖河流优良水体比例实现“三个百分之百”,水环境质量取得历史性突破。

如今的微山湖,碧波荡漾,鸥鹭翔集,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一代代环保人的接续奋斗,正书写着“美丽山东”建设的生动篇章。

来源:新黄河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杨荷放  美编:沈悦